2020年泡泡园区里,英格拉姆用47.3%的命中率轰下场均27分的系列赛,鹈鹕当即送上5年1.58亿顶薪。但此后四年他缺席了38%的常规赛,左膝肌腱炎像定时炸弹般反复发作。医学专家布莱恩-萨特在播客中指出:"他2米06的身高搭配89公斤体重,现代篮球要求这种体型球员频繁换防,关节损耗远超传统锋线。"上赛季对阵掘金时,英格拉姆第三节末段突然弯腰按住膝盖的画面,暴露了他爆发力下滑的根源——为避免疼痛,他的突破第一步比2019年慢了0.3秒。
【被时代裹挟的技术短板】
当爱德华兹和东契奇们用场均8.4次三分出手重新定义锋线时,英格拉姆仍执着于中距离。尽管他48.1%的长两分命中率冠绝联盟,但三分产量仅5.1次且命中率35.2%。2024年1月对阵独行侠的关键战中,对方直接放空他两步防守,赌他不敢投追身三分。更致命的是传球视野——作为实际控球者,他每36分钟4.2助攻却伴随3.1失误,季后赛面对雷霆的包夹时,这个数字暴涨到5.8次失误。
【心理层面的隐形枷锁】
前鹈鹕助教特里亚诺曾透露:"布兰登会在投丢三球后主动减少出手。"这种完美主义倾向导致他关键时刻存在感骤降:本赛季最后五分钟分差5分内的比赛,他投篮命中率跌至39.7%。对比同届的杰伦-布朗屡屡扛起绿军进攻,英格拉姆缺少那种"把球队扛在肩上"的狠劲。2023年12月对阵湖人时,他末节仅出手2次,赛后采访中的"相信队友"说辞被当地媒体解读为领袖气质的缺失。
或许英格拉姆需要一次德罗赞式的转型?猛龙时期的德罗赞同样痴迷中投,但在马刺开发出组织能力后焕发第二春。考虑到鹈鹕拥有锡安这样的突破利器,英格拉姆完全可以效仿杜兰特在勇士时期的无球打法,用35%的三分命中率换取更轻松的得分机会。至于那些关于"软蛋"的批评——还记得2019年他肋骨骨裂仍打满全场的样子吗?这个沉默的杀手只是缺一个健康的赛季,来撕掉"玻璃人"标签。